磁力锁厂家
免费服务热线

Free service

hotline

010-00000000
磁力锁厂家
热门搜索:
行业资讯
当前位置:首页 > 行业资讯

【资讯】种甘蔗是用种子还是用种苗东南景天

发布时间:2020-10-17 17:12:30 阅读: 来源:磁力锁厂家

甘蔗属于温、热带种植蔬果,比较适合种植在土壤较为肥沃、光照充足、水量丰富、冬夏温差不大的地带种植。故而,新台糖、粤糖、西引等品种一直是近年来甘蔗种植的首选。此外,由于我国甘蔗栽种、生产加工已经在市场中形成了产业链,所以我国广东、台北、广西、福建、四川、云南等甘蔗种植技术比较成熟,产量也相对丰富,这对研究甘蔗栽植技术而言具有重要现实意义。

1整茎留种

1.1选取品种

一般而言,29号、新台糖10号、西引7号、西引3号等甘蔗品种都具备较高糖分,并且其有成熟收获时间较早等优势,因此在市场中很受欢迎,能够实现可观经济收入。其中,如果选29号品种,由于其质地比较坚硬,故而其较适用于机械榨糖,但其余品种质地都比较脆嫩,可用于果蔗自然食用。

1.2留足蔗种

一般用茎秆作为春天时令种植的甘蔗叫做春植蔗。在留足蔗种时,可按照每亩地留种700~800kg的标准予以留种。同时, 每亩地可栽植、播种4000~4500平方米。而以蔸用于做种的甘蔗则可以按照每亩地留种100kg的量予以留种。

1.3春植蔗留种

最好于每年的11月中旬前后,选用纯度高、病害较轻、以及土壤品种好的地块进行种植。一般,要赶在雨后予以突击埋种, 并对留种地块周边2平方米内进行及时清除。而蔗窖可以选取毛沟斗渠,但要确保冬季不排水。当然,也可以在地中挖窖,但杂草和淤泥等要及时予以清理。在埋种时,需要首先在种窖之上挥洒甲拌磷,然后才能将蔗种做放种处理,但要注重叠实、紧密,并再次挥洒甲拌磷。至于甲拌磷的用量标准则需要1~2kg/ 吨进行挥洒即可。此外,在挥洒甲拌磷以后,要确保种窖能充分交足水量,以保障其种子叶鞘内有水,然后才能完成盖膜、盖叶动作行为,并用薄膜将周围紧密封严。总体而言,留种宜在11月末彻底完成,且当留种工作完毕以后,要平时多检查种窖,以有效避免高温烧窖、或者冻窖、风袭、和人畜破坏等。

2播种技术2.1整地施肥

按照每亩地100kg复合肥料、30kg碳酸氢铵、以及三kg3% 呋喃丹的标准予以施肥。如此一来,才能有效降低、减轻虫害威胁。由于虫害不可避免,所以施肥应综合考虑虫害防治问题,故而肥料要充分拌和,以使肥料有效融入杀虫剂。

2.2精心选种。

选种时,要将蔗叶剥尽,同时要剔除有虫害问题的蔗芽;对于蔗种比较驳杂的品种应提纯处理,不同品种按照不同单排、双排等标准进行种植。

2.3科学播种

播种之前,要将每个蔗种至少含有三到四个的有效嫩芽标准予以提前规整好。播种时,要确保蔗种能有效压实在播种沟内,且当日播种宜当日将土盖好。至于盖种土最好要细密、细碎, 厚度可控制在2~3cm为宜。播种完工最好抢在3月中旬之前完成。

2.4除草盖膜

应赶在雨后湿润时完成施肥处理,然后及时完成盖膜,最好保持盖膜时紧贴土壤,且膜周围要用细碎土密封。此外,盖膜时最好保持土壤湿度达标,如果适度不达标则不能施药、肥盖膜。 当盖膜开沟时,应能做好必要除草活动,向沟内喷洒除草剂。

3田间管理技术3.1埋肥

宿根蔗应在6月初、春植蔗应在6月中旬完成埋肥。在甘蔗揭膜除草后,采用开沟埋施或打眼埋施的方法,宿根蔗按每667平方米埋碳酸氢铵50kg、甘蔗专用复合肥100kg的标准进行埋肥,春植蔗按每亩地埋80kg碳酸氢铵、80kg甘蔗专用复合肥的标准埋肥。

3.2虫、鼠害防治

甘蔗在6月以后成长速度逐渐趋于放缓状态,此时为避免虫害高发,应加强施药管理,以防止螟虫、甘蔗蓟马虫害等。同样,在4~5月时,由于光照充分、温度良好、氮肥充足,也极易引发消腐病,故而也要采取针对性手段加以防治。另外,7~11月之间也防鼠害、两次蚜虫防治等。

3.3砍收与存储

甘蔗成熟收获时期要确保甘蔗完全成熟,一般早熟品种是在11月中下旬即可确实其收获期,但要保证在冰冻之前完成甘蔗砍收、存储事宜。此外,甘蔗在砍收时务必要保障处理质量,即一要适度保留蔗头高度,不浪费甘蔗原料;二是要将蔗蔸置于土内,使其蔗茎避免破坏;三是砍收时要重点保护蔗蔸过冬。同时, 甘蔗存储时也要结合实际条件、环境需求进行贮藏,具体方式可以是露地存储、地窖存储、或者采用挖沟盖地膜方式予以贮藏, 以通过选用适宜的甘蔗贮藏方式确保甘蔗存储时达到防热、防冻、放干、防潮等。

甘蔗在栽种后应能加强田间管理,即除却基本的甘蔗病害、 虫害、鼠害、防冻防治管理以外,还应要重点防范田间积水、人畜踩踏等。同时,必要的除草、施肥,还包括选择栽植台糖、粤糖甘蔗品种时,要注重结合实际需求进行栽植,以此才能使甘蔗栽植技术配套当地种植环境,确保甘蔗种植争产、增效。

alevel课程难度

补习ib

ib课程体系

ib数学